黄平县一碗水乡发展肉牛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黔东南新闻网讯 眼下,黄平县一碗水乡正在大力实施“肉牛养殖小区+大户+农户”模式发展养牛产业,促农增收致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碗水乡水淹塘村肉牛养殖小区是带动一碗水乡发展养牛产业的龙头。
近年来,一碗水乡坚持“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理念,抓住养牛产业发展迎来的开放机遇、政策机遇、市场机遇,坚持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和产品品牌化“六化同步”协调发展思路,推进一碗水养牛产业落地生根。目前,肉牛养殖小区标准化养殖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投产。
一碗水乡水淹塘村村民腾建和告诉笔者,他从事养牛已经有五六年了,有养殖实践经验。目前完成了50万元的场地建设,计划投资120万元拥有自己独立养殖场。转行养牛的腾建和被当地优越的环境资源吸引,经过调查决定在本村发展肉牛养殖。他还流转了105亩土地用于玉米等牧草种植,目前养有肉牛68头。
“乡里为了让我们到肉牛养殖小区来,给我们修通了路、引来自来水、拉通了电并积极协调土地流转,还明确有技术人员指导,为我们解决了单家独户养殖带来的难题,在提供技能培训,带动劳动力就业,同时也保障收益。”村民周正付说:“在喂养科学的情况下,一头牛一天可以增肥1至2公斤,除去15至20元的成本后,平均每头牛每天增收20元。”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火车头”。“一碗水乡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基础,推动肉牛养殖小区先试先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实行‘秸秆回收——生物饲料——肉牛扩繁——粪肥加工——商品销售’的养殖模式。通过产业经营带动、发展生产带动就业、组织技术培训、合作经营等方式,带动脱贫户加入养牛产业各个环节,实现合作社增效、养殖户增收。”一碗水乡党委书记向新华介绍。